小於5歲寶寶不能學游泳?合適時間學適合的才藝!不同年齡孩子學才藝最佳年齡時間表

現在的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,拚命讓他參加英語、數學、美術、音樂等各種輔導班、才藝班;不過,並不是每個年齡都適合學多種才藝,爸媽必須要根據孩子年齡階段的特點來選擇。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學適合的才藝,孩子才能真正學到東西。

▼ 下面是孩子學才藝的最佳年齡彙總,爸媽快對著時間表學習吧

學游泳最佳年齡:58

原則上,5歲以下的寶寶都不適合學習游泳的。根據美國小兒科研究院指出,小於5歲的孩子正值骨骼成長期,如果長時間待在水裡等低重力的環境中會不利成長;加上,此前年齡小孩的神經肌肉系統尚未完善,而游泳是屬高強訓練,若太早學游泳會發生危險且易於損傷身體的!

 

如果爸媽想寶寶更快學會游泳,那便需要到有訓練人員特殊指導的嬰幼兒游泳班,但切記此時只是讓他們接觸水﹑玩水而已,並不能學特別的游泳技巧喔!

學繪畫最佳年齡:112

繪畫是公認培養孩子想象力﹑創造力,提升智力和手腦協調的活動。1歲的寶寶就已經喜歡用塗鴉的方式畫畫了,此時爸媽可以讓寶寶盡情的畫畫,但不需要到專門的繪畫班學習;4歲以後,孩子開始對實際事物有認識,這時才讓孩子到專門學繪畫的地方學習喔!

爸媽宜選擇開放性思維的培訓模式,讓孩子自由發揮,比如手指手掌繪畫﹑棉籤畫﹑吹畫﹑水彩畫等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。

學第二語言最佳年齡:2.57

三文兩語是現時社會需具備的才能,所以讓寶寶盡早學習英語﹑普通話等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也是必須的!不過,2.5歲前孩子的母語還不能利索說,如果過早學習第二語言不僅難有成效更會影響孩子對母語的學習;但這不是說不讓孩子接觸外語,而是可以創造一種語言環境或氛圍,如聽外語兒歌﹑看外語動畫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學習。

然而,爸媽想孩子學得更多﹑更好的語言,那最好就在2.5–7歲學習,因為7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,爸媽記著:年齡越大障礙也就越大,發音也就越難準確了!

學鋼琴最佳年齡:4歲以後

4歲以前,孩子小手肌還沒完全發展,對樂器的操作和控制能力比較差;而且,此時視覺仍未發育成熟,經常邊看琴譜邊看鍵盤(遠近距離切換),易有視覺疲勞,加速眼球「正視化」,更易有近視!所以,女寶寶最早可以在4–5歲學鋼琴,而男寶寶則要在5-6歲。

學小提琴最佳年齡:58

4歲以前的孩子手指指頭尚小,手部的力量也不夠,對於幼兒來說,學小提琴就太勉強了。不過,年齡過大也不利於訓練手臂和手指的拉琴功能,所以綜合各方面因素,學習小提琴的黃金年紀是5–8歲。

學其他管弦樂樂器最佳年齡:810

年齡太小的孩子的手比較小又嫩,容易受傷,且不太容易掌握樂器的彈奏和吹奏,對於學習如古典吉他﹑長笛﹑古箏等管弦樂樂器,最好都是到8歲以後。

學滑輪﹑溜冰最佳年齡:57

5歲以前孩子骨骼尚未發育成熟,過早學會令腿部變形、受傷,故不宜過早學習;到了5歲,孩子肌肉和骨骼的發育逐漸發展,平衡力也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,爸媽可根據孩子發育的情況進行學習。但由於單排輪滑需要將雙腿向外側撇,腰部、膝蓋、腳踝也要用力支撐身體,所以盡可能將訓練控制在1小時內,並在中間休息2–3次才行呢!

學騎腳踏車最佳年齡:6歲以後

在6歲以前,孩子的骨骼正處於發育階段,肌肉的力量很弱。如果長時間騎單車會令他們腿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,同時也讓腳及下肢的骨骼長時間受力用力,對骨骼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;或可能形成了兩膝內側突出膨大,兩下肢過度向外展開,形成「X形腿」!

學書法最佳年齡510

學書法和學寫字都一樣,過早執筆都會影響孩子小手肌發展。爸媽可以讓寶寶在5歲時開始讓其接觸,以培養他對寫字的興趣,鍛鍊手腦配合﹑陶冶性情;但如果想要通過書法提高孩子書寫的規範性和藝術性,那則需在7-10歲時進行學習呢!

學圍棋象棋最佳年齡5歲後

雖然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為4–6歲,但4歲孩子相對而言更加喜歡在戶外奔跑,所以宜在孩子5歲後再進行圍棋和象棋興趣班的學習。然而,每個孩子發育進展略有不同,爸媽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愛好,進行適當的調整。

學劍擊最佳年齡68

6–8歲時,孩子的條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較穩定和鞏固,形成動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,其可塑性最強。此時,孩子的大腦皮質運動區神經細胞的分化,已接近成人水平,因此爸媽可以讓孩子學習劍擊了。

學柔道最佳年齡612

此前年齡孩子的骨骼尚未發育完全,韌帶也比較容易拉開來,過早學習並進行高能量的訓練會令寶寶更易患有O型腿。6歲以後,孩子的皮質抑制調節機制達到一定程度,分析綜合能力明顯提高,且身體機能也足夠進行少量的訓練。

然而,每個孩子發展快慢都不盡相同,即使是同樣年齡的孩子,也不見得會表現出同樣的能力。爸媽一定要好好留意寶寶的需求和天分,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去選擇合適的才藝班呢!

Photo: Pinterest / Shutterstock / Pixabay

Cover photo: Pinterest

Facebook 分享
Whatsapp 分享
關於我們聯絡我們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