唔准、唔得、唔可以?BB隨時大逆轉,咩都答你NoNoNo!

曾幾何時,爸爸媽媽經常對著孩子說「這個不行!」、「那個不可以碰!」、「你不能夠這樣的!」,可是隨著孩子慢慢成長,卻漸漸演變成寶寶不斷拒絕父母的要求,一直缺乏理由地擺手搖頭。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

接下來的說話可能令各位家長都頭痛了:Child Development曾經發表過研究結論,指出2至3歲的小孩平均每小時就跟父母吵架20至25次!是不是聽起來已經覺得很累人呢?兒童精神科醫生John Sargent表示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表現,因為孩子們開始知道原來自己也可以表明堅定的立場,所以他們正在透過爭執來建立自己的自信和地位呢~

那麼面對著『一言九「頂」』、不斷說「不」的小朋友,一眾爸爸媽媽又可以有何對策呢?

把「喝止」轉換成「勸阻」
撫心自問,有多少次你們曾經大聲喝止孩子們做某件事情?考慮到自己當時的語氣,長期在這種「命令」下生活,孩子當然會感覺不爽呀~ 為免以後孩子「連本帶利」地耍出他的脾氣來還給自己,爸爸媽媽們應該轉換一下說話的語氣及方式。「喝止」是一個強悍的行為,容易令小朋友反感,產生負面情緒,故此家長們宜選擇較溫和的「勸阻」方式﹙緊急情況外適用﹚,小朋友會較易接受,減低你們之間的磨擦。

給予簡單解釋
有時候當寶寶作出拒絕時,父母問他們「為甚麼」而他們總不會回答,或是說「不知道」。這也算是孩子從成人身上學習到的,因為大部份成人對待小孩時都忘了以孩童角度去向他們解釋,只交代「可以」或「不可以」。從現在起,告訴寶寶有甚麼可做不可做時,記得要簡略地講述背後原因,好讓孩子們嘗試理解一下,讓他們知道「拒絕」這個舉動並非「毫無原因」的。

將事情變得有趣
提高事情的趣味性能令孩子更有動力地完成相關任務,一切也會變得事半功倍。把一件孩子平常不喜歡做的事情變得新奇,例如是一起鬥快鬥遠等的比賽形式,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玩樂意欲,這樣可以令孩子變得「想要」執行你們說的事。

引領孩子作模仿行為
有時候當爸爸媽媽叫孩子做某些事時,孩子會認為「為甚麼只是我需要做?」而抗拒服從;假如家長可以先示範一次,又或是讓子女跟著你們同步做,孩子的聽從機會亦會有所提高,因為他們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。

各位家長一定要耐心地對待孩子的拒絕呀~ 不然他們的情況會日趨嚴重喔!

Photos: Pinterest / Google
Cover Photo: 鏡頭的角落

Facebook 分享
Whatsapp 分享
關於我們聯絡我們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