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,總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,但爸媽總是還未有足夠的了解,就已經急著插手指責孩子的問題。不過,身為父母不應該是這樣子的!有研究指,孩子做錯事後,父母急著對他說「不可以」﹑「我說什麼,就做什麼」等負面對話,反會影響他發展健康的心理。
▼ 父母的指責反影響孩子發展健康的心理
若孩子犯錯後,爸爸媽媽第一時間是「責罵」孩子,雖可令他暫時聽話,但卻無助孩子建立「自我認知」;同時也無助他改善其問題行為,可能沒多久也會再犯同樣的毛病!加上,父母一味教訓或指責孩子的問題,會令他感到自卑﹑委屈﹑討厭﹑害怕或厭倦,更甚孩子會認為「自己總是不被諒解」而出現叛逆行為!
▼ 父母說對話,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會往好方向改變
其實爸媽想要糾正孩子犯錯,不妨可以先試著找出背後的「正面動機」,讓孩子有被了解的感受才能從根本改變他的行為!然而,如果家長可以在孩子犯事後不指責,並先問孩子這9條問題,不止可以讓孩子徹底改正,更可以培養他的自我認知呢!
▼ 9條足以改變小孩一生的問題
1. 發生什麼事情了?
孩子犯錯後,爸媽不要習慣給孩子定性,亦不要把問題點出,更不要上來先劈頭蓋臉的罵一頓!因為這時孩子並不覺得自己有錯喔,爸媽的責罵只會令他倍感委屈而影響關係。所以,一定要先冷靜下來,讓孩子有說話的機會,聽聽他的說辭或辯解,在後他才甘心認錯。
2. 你感覺如何?
每當了解事情因由時,爸媽都是如何回應他們的?是不是都急急地指出問題,並要求孩子要按照妳的指示做出正確行為?但這時,孩子肯定還是垮著臉、勉為其難地照你的話去做;或是不想理妳!科學研究指,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,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,直到心情平靜下來才能冷靜思考。
即是說,當孩子的情緒仍沒出口發泄,爸媽的指正只令他覺得自己不被關愛,也在否定了他心裡的感受,同時他也會受情緒影響而聽不進任何意見!所以,先不要急著教育孩子而忽略他的主觀感受,讓他夠冷靜後才接著問第三個問題。
3. 那現在你想要怎麼樣?
這時,爸媽要尊重孩子的「童言無忌」,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,也不要驚慌﹑害怕,更不要生氣!其後,爸媽可以冷靜地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。
4. 那你覺得可以用什麼辦法做到?
這時,爸媽要足夠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,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想辦法去解決問題。這樣,孩子日後遇到同類型的問題時也可以試著解決,亦會主動向父母求助!如果孩子想不到任何問題時,爸媽可以問第五個問題。
5. 這些方法會帶怎麼的後果?
讓孩子去思考一下,可以令他瞭解每一個解決方法背後都有一個需要承擔的後果,要他自問可否接受這個後果。如果孩子不能明白思考,父母可以幫助他去釐清思路或告知後果,但不要說教,只要陳述事實就行了!
6. 如果你這樣做,別人的感受是怎樣?
在分析完所有的情況和後果後,爸媽也可以試著向孩子講述自己的感受,或是述說別人的感受,令孩子明白他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情緒。
7. 你決定怎樣做?
直到等六條問題後,孩子自然會權衡利弊,並選擇最有利的解決方式。即便他的選擇不符合預期,爸媽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。因為父母出爾反爾昤時,孩子以後再也不會相信妳。更何況,就算孩子選擇錯誤,他也能從中學習到教訓而不再犯。
8. 你希望我做什麼?
當孩子說出希望如何幫助他時,爸媽一定要積極支持。只要其方法不是對別人有影響時,爸媽也盡可以完成幫忙。
9. 下次我們該怎樣做?
等事情過去以後,爸媽也要給孩子審視自己的機會,去反思一下自己的判斷和解決辦法是否有效,以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,更可能不會再犯同一件錯誤,進而能具名認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!
不管孩子是出現多大的問題行為,也希望爸媽可以先充分說出隱藏其中的正面意圖,再來糾正孩子的問題。
Photo: Stature / Pinterest / Pixat
Cover photo: Stature / Pinter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