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一項都不行!德國8條「爸媽職位說明書」教如何做合格父母,一起教出自律的好孩子~

若孩子有10個缺點,家長就要為其中5個缺點負責。所以有說「爸爸」「媽媽」這兩個職業的艱難程度可媲美世上任何的工作,但未必個個人都是「專業」且「合格」的父母!爸媽與其喊破嗓子的罵孩子,倒不如做出樣子或榜樣,用「規矩大於寵愛,身教重於言教」的方式教育孩子啦!

 

為此,一位德國媽媽總結了有8條德式教養規則的「爸媽崗位說明書」,讓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學習與參考來教出自律好孩子,同時也能反思一下自己啦!

▼ 德國媽媽的8條「爸媽職位說明書」

1. 能力大於成績

孩子需要呵護更要歷練,除知識要學習外,一些外在的能力都要學習。而「放手」是學習獨立的第一堂課,當孩子能夠完成時,就「讓」他自己做,不要讓他習慣接受他人的幫助。家長要讓孩子成為獨立、完整的個體。因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,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。想要教育好孩子,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、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。

2. 身教重於言教

關於親子教育,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:與其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樣子。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,自己必須先做到,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。例如:爸媽想養成孩子守信守時的人格時,就以身作則地教育孩子,即使遲到一分鐘,也要向孩子道歉,而父母必須學會「說到做到」!

3. 尊重優於權威

不貶抑、不縱容,讓孩子自然成長。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,然而許多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、不分場合地教訓孩子,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害。要知道當父母居高臨下、大聲訓斥、缺乏耐心,只會讓孩子充滿壓力!所以,即使孩子犯錯,爸媽也不能隨便訓斥他們並要捨棄體罰的教育。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般尊重,以「不干涉,多鼓勵」的準則讓孩子自主學習。

4. 吃苦好過吃補

適度磨難,是對孩子最好的鍛煉。和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,德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出了名的強。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?磨難營是他們的法寶之一,他們多讓孩子參加一些近乎「殘酷」的訓練活動,比如:德國人的「饑餓教育(不好好吃飯,就得挨餓)」。或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很殘忍,德國父母卻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。因為,愛孩子,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。

5. 規則大於寵愛

寬容而不縱容,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,因為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,只有規則與秩序。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?許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斷地說教,但是聰明的德國父母會為孩子立下規矩,用「能與不能、可以與不可以」的概念讓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。所以爸媽要與孩子協商制訂一些規則並要求孩子堅持,遵守「事先約法三章,事後毫不妥協」原則!

6. 放養優於圈養

教育孩子獨立,不能捨不得,而培養孩子好習慣,就能培養好性格了!這個不行、那個不准,怎麼教出好孩子?在父母的眼中,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,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。而在長成大樹的過程中,園丁一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,例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、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與好習慣、給予孩子鼓勵、培養孩子的自我及主動爭取表現的精神等。

7. 自由大於限制

給孩子獨立空間,發展才會無限大。在德國父母的眼中,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。他們既不附屬于家長,也不依賴家長。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,也具備獨立的思維。所以,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。而身為父母,只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。

8. 自甚於控制

從小建立理財觀,教會孩子存到第一桶金。德國人富有,但是絕對不奢侈,所以德國每年的平均消費都不會很高,這主要得益于德國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。在這樣的教育下,德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非常好的理財習慣:不亂花零用錢、隨時去銀行存錢,即便玩遊戲的時候也很節省。

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,是成長的第一步,爸媽可不學學德國媽媽的經驗教孩子呢?

Reference: 辣媽萌寶必備

Photo: Pinterest / Google

Cover photo: Pinterest / Google

Facebook 分享
Whatsapp 分享
關於我們聯絡我們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