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過後,小朋友就由幼稚園畢業,成為小學的「新鮮人」了!爸爸媽媽是不是既興奮又憂慮呢?一直不停地擔心孩子是否真的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?其實「好的開始就已經是成功的一半」,如果家長能提早協助做足準備,一定能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,減低過渡期所產生的焦慮。
▼ 升小一孩子的成長特徵:
1.充滿活力,如喜歡體力活動
2.食量增加
3.情緒變化大,愛惡感受明顯
4.對某些事物有恐懼感,如怕黑、流血、大風及某些動物
5.希望爸媽欣賞自己的創作心思,如美勞、手工、說故事、創作笑話
6.易因環境改變而感受焦慮及壓力,引致身體不適,如頭痛和肚痛
▼ 幼稚園 VS 小學的分別:
▼ 10 Tips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遇到的轉變!
1. 處理面對陌生環境而產生的焦慮
先以積極有趣的方法介紹小學生活,如:可以帶水壺和擁有零用錢等;再邀請就讀小學的親友與孩子分享小學生活的樂趣和經驗;更可以在入學前,先帶孩子到小學參觀,認識上學的路途和學校環境。
2. 面對及適應分離的情緒問題
爸媽可以在初期陪著孩子上學,並準時接他放學。再可以作為「領袖」般,與其他家長傾談,帶領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熟絡而不致感到孤單害怕,又可以教導孩子記下兩三位同學的電話號碼,以便有需要時聯絡。
3. 適應小學與幼稚園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常規
給孩子一段適應期,逐漸習慣小學的生活。在開課初期也不要表現出過度緊張的樣子,以免引致孩子情緒受到影響。再從遵守規則及學寫家課冊中,訓練孩子的專注力。
4. 替孩子預備一個時間表
升上小一時,孩子的功課量及學習的要求會不停的增加,或會帶來極大的壓力。如果可能的話,爸媽可在學期開始前替孩子預備一個時間表,再預習幾天。再安排合適﹑又不受騷擾的學習環境,但並不是斷絕一切的娛樂哦!因為讀書和娛樂同樣重要,爸媽也要鼓勵孩子多作有益的活動,如看益智的電視節目,宣洩體力。
5. 培養家庭裏的學習氣氛
爸媽要時刻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,盡量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,免致他們因害怕困難而退縮,例如:多培養家庭裏的學習氣氛,與孩子一起閱讀課外書籍等。
6. 與孩子一起準備開課所需物品
爸媽與孩子一起準備開課所需物品,可令他們期待開學,如校服、書簿、文具、相片等。
7. 經常與學校保持聯絡
常出席家長會,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,查閱學生手冊,通告及校曆等。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責任,如逐漸訓練自己執書包,自己做功課,教孩子認識及寫小學科目名稱,協助學習寫家課冊等。
8.多聆聽孩子的感受
每天抽十分鐘與孩子傾談,對他們的感受表示了解,再給予安慰和支持,多讚賞、多鼓勵、多原諒、多親近。
8. 不吃陌生人的食物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,從小教育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。尤其是一些主動示好的陌生人,更要時刻保持警戒之心。
9. 內心蓋住的地方不可讓別人碰
儘早教會並培養孩子保護自己隱私、身體的意識,內心蓋住的地方不可是絕對不能讓別人碰或看,如果有人想侵犯自己,一定要逃離且告訴爸媽。更不要幫壞人保守秘密,雖說「守秘密」重承諾很重要,但特殊情況要特殊處理的。
10. 學會拒絕別人
遇上自己不喜歡的事,或感到委屈時,可以適時表達出來,更可以拒絕。
有說「入讀師資環境優越的小學,等於一步踏入大學的門檻」;不過未必個個小朋友都能在統一派位時,可入讀首位的心儀小學,如果爸媽想到「名校」叩門,又有什麼方法突圍而出呢?
▼ 6 Tips升小一面試大忌!
1. 切忌「蝦人駁嘴」
小朋友在面試中,一直能保持禮貌,如不欺負(蝦)人、弄哭別人、不駁嘴、情緒不會不穩定,都能為面試大加分。
2. 切忌「不聽話」
面試中,老師或會以玩遊戲及指令完成任務等方式看看小朋友能否基本理解,如砌波、將物品放在正確位置等,如果不聽老師的話,當然是很難成功啦!
3. 切忌「用不熟悉語言」面試
有些家長以為用英文面試,確定能大大加分,不過並沒有說選擇英文面試就會高分哦!因為學校在乎的是小朋友的理解表達能力,並非其英文背景。就算孩子比較差,只要在學校讀1年,年尾時成績也會追得上。所以小朋友最好用慣用的語言為主,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即可。
4. 切忌「說謊」
面試是考量小朋友「日常生活」中的一切,從而更快了解小朋友是否適合在學校讀書,如果爸媽為了讓孩子入讀而教小朋友說大話可能會弄巧成拙哦!
5. 切忌「代回答」
有時爸媽或會擔心小朋友因為害羞不回答,就「搶答」問題,但這並無助面試加分哦!因為小朋友的表達能力、不害羞、自信心、記性、專注力、觀察能力等,都是考量因素之一;如果爸媽「代回答」情況嚴重,只會令小朋友被DQ。
6. 切忌過多的「Portfolio」
看上去像是公司製作一樣的精美Portfolio,未必是最佳!而對於附加資料,在介紹裡可加入cover letter、Recommendation letter、獎狀等,雙面一定不能超過4張A4紙,單面則不能超過8張A4紙。
Source: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
Photo: Google / Pinterest
Cover photo: Pinter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