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總是與自己很疏離?這3種情況可能代表孩子有「缺愛症」!爸爸媽媽要多注意些啦~
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跟家長特別疏離的孩子?明明是該撒嬌(潑?)的年紀,卻總是乖乖待在那,好像與父母有層距離似的!這些狀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哥哥、姐姐的身上,作為哥姐,從小就被大人要求要懂事、禮讓,因此特別聽爸媽的話,但大家知道嗎?這些看似「懂事」的孩子,事實上才是更需要「愛」那一群!
今天莎莎編整理了3種「缺愛」孩子可能有的展現,爸爸媽媽若注意到孩子正巧有這些傾向,趕緊給他們個抱抱吧~
1. 安靜、懂事,甚至是討好
許多孩子年紀小小就不會亂吵、亂鬧,許多家長稱他們是天使寶寶,事實上也真的挺天使的,但在這些孩子的心中,也許就藏著對父母「愛」的渴望!「乖乖聽話」就是他們獲得爸媽的肯定及關注的方式,但我們也往往因為孩子太過優秀而忘了抱抱他們!久而久之,孩子成了不敢表露真實自己的人,對人百般討好,無論是父母或其他人,但同時,這也使得他們更焦慮,因為不敢露出真實、醜陋的慾望而更加壓抑著自己。2. 不向父母撒嬌、覺得彆扭
小朋友的本能就是向最親近的父母「撒嬌」阿~但為何有些孩子就是不會撒嬌,彆扭到不行!有些人也許會想:孩子天生就比較不親人,所以不撒嬌也合情合理啦!的確,是有這樣的可能,但有些孩子不愛撒嬌可能也正代表他跟父母間已經有段距離了,也許是平時的互動,或者是父母的行為表現,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與爸媽親近親近。
??最常見的例子就是:「前後不一的家長」,同一件事情,爸媽心情好時會給予微笑、回饋,心情不好時就會罵孩子,如此一來,孩子根本抓不到父母行事的標準,因為他們全憑心情辦事!在這樣的關係下,孩子是不敢輕舉妄動的!
3. 無止盡的撒潑、發脾氣
與以上兩者不同的是,有些孩子表達需求的方式是「耍賴、發脾氣」!雖然説孩子胡鬧真的挺讓人傷腦筋的,但這些行為的背後其實正是孩子在討愛,也許爸爸媽媽常花時間在照顧弟弟妹妹上而忘記了自己,孩子需要利用調皮搗蛋的行為獲得關注!

各位爸爸媽媽啊,雖然說不能過於寵溺孩子,但適度的愛還時很重要的!爸媽的「愛與陪伴」就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元素,千萬別忘記啦~

Source : Pinterest

Facebook 分享
Whatsapp 分享
關於我們聯絡我們
X